台中微創植牙-粹齒以先牙醫診所│微創植牙與傳統植牙的區別?數位導板精準又安全
什麼是微創植牙?跟傳統植牙有什麼不同?
微創植牙是近年牙科界的主流技術,它透過 3D 電腦斷層掃描(CBCT) 與 導引手術導板(Surgical Guide),能在不大面積切開牙齦的情況下完成植體植入。
傳統植牙則需切開牙齦觀察骨面後再鑽孔,雖然也能達成良好結果,但手術時間較長、術後腫脹與出血機率高。
微創技術的優點包括:
•傷口小、出血少、恢復快;
•手術更精準、角度誤差小於 0.5mm
•病人舒適度高、疼痛感低
數位導板在植牙中扮演什麼角色?
數位導板是根據患者口腔3D影像客製製成的「導航模具」,能引導醫師在正確的角度與深度鑽孔與植入植體。
這讓植牙從以往的「經驗判斷」轉為「精準科學計算」,可避免誤傷神經或鼻竇。
台中粹齒以先牙醫診所已全面導入導板技術,並搭配 AI 模擬系統 預測植體位置與牙冠比例,手術前病人即可看到「模擬完成圖」,更有安全感。
數位化植牙帶來哪些便利?
傳統植牙的溝通常依醫師口述,患者難以想像結果。
而數位化植牙能讓病人透過螢幕看到:
•自己的牙骨立體結構、神經走向
•植體位置模擬圖與最終牙冠外觀
•可比較不同品牌植體或角度設計差異。
這種視覺化資訊讓醫病間溝通更透明,病人不再只是「聽醫師說」,而能參與決策,提升信任度與滿意度。
微創植牙的手術流程是什麼?
微創植牙整體手術時間約 30–60 分鐘
1.術前3D斷層掃描與口掃:建立數位模型。
2.AI演算與導板設計:規劃最佳植體位置、深度與角度。
3.微創植入階段:透過導板在牙齦上開小孔完成植入。
4.等待骨整合(約3個月):確認植體與骨融合。
5.安裝全瓷牙冠與咬合調整。
微創與傳統植牙的差別是什麼?
|
比較項目 |
微創植牙 |
傳統植牙 |
|
手術方式 |
不切開牙齦,透過導板植入 |
切開牙齦後手動鑽孔 |
|
出血程度 |
少,幾乎不需縫合 |
中度,需縫線與拆線 |
|
恢復期 |
約 1~3 天 |
約 3~5 天 |
|
精準度 |
高,誤差<0.5mm |
依醫師經驗為主 |
|
適合對象 |
骨質良好、怕痛者 |
骨重建或複雜手術者 |
台中牙齒矯正的費用與療程差異?
整體費用依品牌、療程長短與牙齒複雜度而異。
粹齒以先牙醫診所提供的矯正療程,傳統矯正約10~20萬元、隱形矯正則多在15~30萬元之間。
主要差異來自於「牙套製作與設計成本」以及「數位模擬的準確度」。
療程會依個人骨架與牙根條件客製設計,並包含追蹤、維持器及保固期內微調。
誰適合做隱形矯正?
如果你牙齒排列不整、前牙突出或牙縫過大,但又希望外觀自然、不想有金屬牙套的困擾,那隱形矯正就是理想選擇。
我們會特別建議給上班族、常上鏡或需要與客戶接觸的族群。
若咬合問題較複雜或有骨性異常,仍可透過數位模擬搭配傳統矯正一併處理。
矯正療程中有什麼要注意的?
•每天配戴時間至少20小時
•吃飯時記得取下牙套,飯後刷牙再戴回
•避免喝含糖飲料與咖啡染色
•定期回診追蹤
在我們臨床觀察中,療程順利的患者通常都是「合作度高+清潔習慣好」的人。
矯正完成後還要戴維持器嗎?要多久?
要的。這一步非常重要。
牙齒移動後仍需要時間讓骨頭與牙周組織重新穩定。
一般會建議:
•前6個月:全天配戴
•接著半年:睡覺時配戴
•之後長期維持,每週戴幾晚
我們會依每個人的穩定度安排追蹤時間,確保笑容能維持在最理想的狀態。
醫師叮嚀:矯正後維持與保養
矯正結束並不代表完全結案。
每半年洗牙一次、定期檢查牙齦健康與牙根穩定,是維持成果的關鍵。
我常對患者說:「矯正讓你有漂亮的牙齒,但日常照顧才能讓它一直漂亮。」